讓居民在社區治理中唱主角
講述人:重慶市銅梁區東城街道玉泉社區黨委書記 劉華偉
【一線講述】
在我從事基層工作的第十個年頭,我從農村來到了城市,擔任玉泉社區黨委書記一職。在農村,人熟、地熟,而城市社區小區集中、人口眾多且復雜。玉泉社區共有9個物業小區、36個老舊小區,其中,壹號公館小區是矛盾最為突出的小區,因物業糾紛曾引發多次群體性事件。
2020年,按照深入推進“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作部署,銅梁區提出了“紅色物業”工作思路,社區黨委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為抓手,把黨建+網格、黨建+物業、黨建+智慧、黨建+服務融入社區治理中。
基層社會治理,重點在社區,關鍵在小區。社會治理還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只靠我們社區黨委單打獨斗。于是,我們在壹號公館小區啟動了“紅色物業”試點,建立了由物業和業主黨員共同組成的小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帶領群眾共同參與小區治理的模范帶頭作用。
我們社區黨委聯合小區黨支部,發動小區居民自主認領管護小綠化、小設施、小場地,鼓勵有積極性的老黨員、老干部、志愿者通過示范帶頭帶動其他居民自發參與,認領小區內小綠化4585平方米,小設施13處以及小場地23處,形成小區居民共同參與小區管理的格局。這樣的做法,讓小區垃圾得到及時清理,居民停車井然有序,設施設備逐步修繕,小區環境得到提升?,F在,小區面貌發生根本性改觀,實現了環境整潔優美、安全保障有力、治安秩序良好、管理科學規范,居民滿意度、美譽度大幅提升,小區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在“黨建扎樁、治理結網”工作部署的引領下和社區黨委的牽頭下,小區黨支部有效解決了小區車庫產權證難題,還動員業主解決噪音擾民、清理寵物垃圾等事務,改變物業提升難、難提升的現狀,從原來的矛盾糾紛突出小區變成了現在的“零矛盾糾紛”小區。
黨建這面旗幟,一定要扎根在群眾心中,黨旗在群眾心中最鮮艷。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積極引導、組織和發動群眾參與到社會治理工作中來,讓群眾從“局外人”變成“參與者”,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公里”。以黨建為引領,以優化服務帶動基層社會治理,讓群眾有了更多的參與感、幸福感與獲得感,生活環境也更加美好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