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光衛星人”鑄夢“星辰大?!?
“吉林一號”相關組星發射現場。
航天信息產業園主體建筑氣勢恢宏,彰顯著“長光追星人”問鼎蒼穹的壯志豪情。
在煙波浩渺的宇宙,有無數星光閃耀。而在我們眼中,“吉林一號”在茫茫蒼穹中,顯得愈加閃亮。
2022年4月30日,“吉林一號”高分03D(04~07)、“吉林一號”高分04A衛星在東海海域搭乘長征十一號海射遙三運載火箭升空,“吉林一號”星座在軌衛星數量增至46顆。
時隔僅6天,2022年5月5日,“吉林一號”寬幅01C星、“吉林一號”高分03D27~33星,共8顆衛星搭乘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吉林一號”星座在軌衛星數量增至54顆。
“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連續生產,共計出廠16顆衛星,在一周內通過‘一箭五星’‘一箭八星’連續成功發射入軌,計劃在5月底前全部完成發射?!遍L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宣明表示,“吉林一號”星座正加快推進技術迭代,進一步提高產品性能,更好拓展應用領域、搶占市場先機。
承載夢想,遨游太空。2015年10月7日12時13分,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團橘紅色火焰噴薄而出,托舉著搭載“吉林一號”商用衛星一箭四星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騰空而起,呼嘯著、疾馳著,奔向浩渺的蒼穹,成為酒泉大漠戈壁灘上,秋日里最美的一道風景……
也是從那一刻起,長光衛星這個成立不足一年的企業正式走入人們的視線,成為我國第一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如今,經過多年的高質量發展,長光衛星已成為東北首家、吉林唯一“獨角獸”企業,2022年1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標志著公司科創板上市籌備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長光衛星為何對研發商用衛星如此堅定執著?兩年前,記者采訪宣明時,他回答得干脆:“家國情懷?!痹谒壑?,過去我國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國外衛星視頻和照片等產品,用于國民經濟建設。一顆小衛星每天在天上飛行能拍攝、存儲、傳輸幾萬平方公里的影像,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既然自己能掌握這一核心技術,就不能讓國家再去花更多的冤枉錢。
多年來,長春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征途上仰望蒼穹,如今,當我們通過“吉林一號”俯瞰世界,才發現這邊風景獨好。隨著“吉林一號”實現直道超車,長春航空航天產業異軍突起,形成了產業集群,吸引了人才聚集,帶動了相關產業。在長春新區北湖開發區,“吉林一號”催生出一處占地21.6萬平方米的航天信息產業園。從空中俯瞰,主體建筑既像“天”字也像“王”字的產業園區,彰顯著這些“追星人”問鼎蒼穹的壯志豪情。
其中,建筑面積9.73萬平方米的航天信息產業園一期吉星樓已于2018年10月完成建設并全面投入使用。園區集衛星研發、生產、檢測、試驗于一體,建設了KM6000空間環境模擬試驗系統、體積1000立方米混響實驗室、20噸振動臺以及輻射定標系統等一批先進設備系統,具備年產超過100顆衛星、200架無人機能力,并將逐步形成以衛星研發與生產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集群,帶動300余家上游企業和數百家下游企業的發展,這不僅為我國航天產業帶來深刻變革,更為長春振興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展望未來,“長光衛星人”豪情在胸,計劃“十四五”期間完成“吉林一號”衛星一期組網,具備全球任意地點10分鐘重訪和全球月度覆蓋能力。歷經16次成功發射,“吉林一號”星座已有54顆在軌衛星閃耀太空,成為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可對全球任意地點實現每天18次~20次重訪。
“從前,許多人認為衛星關乎科技和生活,其實它也帶動著經濟產業的發展?!遍L光衛星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賈宏光說,未來公司將依托航天信息產業園,通過吸引上下游企業進駐,著力打造“大眾開發、萬眾創新”的創客平臺,逐步形成以衛星、無人機研發生產到遙感信息加工、應用的產業集群,推動商業航天產業化發展。
問鼎蒼穹,追逐星辰大海。隨著商業航天迅速發展,由“長光衛星人”打造的衛星+互聯網的產品“吉林一號”,已勾勒出一幅讓人向往的商業藍圖。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引擎,一路高歌,奔向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