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政”能 “協”力鏖戰 長春市政協書寫堅實履職答卷
3月18日,市政協主席李龍熙在省市高校疫情防控專班工作會議上,聽取高校需求解決情況反饋,并提出工作要求。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孫弘,市政協副主席劉春明出席會議。
2022年的春天,注定將載入長春史冊!906萬長春人民,打了一場沒有硝煙卻艱苦卓絕的“人民戰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從3月初開始,全市政協機關黨員干部、政協委員便積極響應省委、市委號召,進入臨戰狀態。
3月11日,市政協黨組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制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全市政協組織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組織動員機關干部、政協委員在這場大戰大考面前沖到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長春保衛戰貢獻力量。
同日,市政協發出《疫情防控倡議書》,號召各級政協組織助力長春疫情防控工作,以實際行動體現責任擔當。11個縣(市)區政協組織也聞令而動,吹響“集結號”,機關干部、政協委員與時間賽跑、與疫情競速,踴躍參與醫療救治、科研攻關、捐款捐物、穩產穩崗、保障供應、疏解情緒等工作,成為“抗疫白”與“志愿紅”隊伍中隨處可見的身影。
長春市政協委員積極投身抗疫一線并捐款捐物。 (圖片由市政協提供)
以上率下
大戰大考中體現責任擔當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市政協黨組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作出安排部署,制訂工作方案。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全員上陣,按照省委、市委統一安排,各自受領了防疫專班工作和包保聯系任務,在疫情防控前線他們食宿在辦公室,經常工作到深夜,以快的行動、準的舉措、嚴的標準、細的招法、實的作風,層層傳導壓力、壓實責任,調研指導、現場辦公、及時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市委確定的防疫包保任務落到實處。
疫情期間,駐長高校和中小學封閉在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數量多、人員密集、牽動的社會面大。李龍熙主席作為市學校防疫工作專班組長,充分發揮專班統籌協調作用,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建立健全專班組織架構,進一步整合工作組,更好匯集資源、服務學校。堅持扁平化指揮,嚴格落實疫情信息每日專報、重大事項隨時報告制度,編輯工作專報42期。開展線下實地指導近50次、線上會商調度100余次。督促學校特別是46所駐長高校完善“一校一策”。一方面,嚴格落實管控措施,做到“兩門封閉”“三餐配送”“分時洗漱”“及時消殺”;另一方面,堅持厚愛,送餐、送藥、送關愛,及時進行情緒疏導和心理咨詢,引導學生自覺理解支持抗疫各項工作。對疫情嚴重的高校及時召開點對點視頻提醒會,指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見。幫助14所涉疫學校解決隔離轉運問題,實現應隔盡隔,有力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學校專班工作受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和省委、市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按照市委統一部署,機關10名局級干部和3名處以下干部迅速集結,組成志愿服務突擊隊,毅然前往疫情嚴重的寬城區支援。這13名同志中,50歲以上的有8人,年齡最大的58歲,他們24小時吃住、奮戰在一線,沒有行軍床就打地鋪休息。擔任包保清和街道志愿服務臨時黨支部書記的陳然,馬上就要退休,家中尚有90多歲的老母親獨居無人照料,而他從3月16日下沉朝陽區清和街道直至任務結束,始終駐扎在防疫一線不休息。機關黨員干部先后共有27人下沉機關包保的清和街道各社區開展志愿服務,與基層干部群眾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共有90名機關干部下沉到居住地社區,承擔社區分配的抗疫任務,16名干部被選為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副書記。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用信念意志筑起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盡銳出戰
一線戰疫中盡顯政協力量
長春的疫情防控,廣大政協委員從不缺席,很多政協委員關鍵時刻沖上了“火線”,尤其是醫療界的委員化身為“最美逆行者”,白衣執甲沖到“紅區” 。
王檀委員帶領長春中醫藥大學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的核心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前往一線開展中醫救治工作。
冷向陽委員先后多次組織專家對此次疫情進行分析、研判,制訂了中醫解決方案策略。結合第九版診療方案,對確診病例進行分類救治,實現“一人一方”“一人一策”,并提交了《關于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期管理的建議》。
中日聯誼醫院北湖院區院長劉鵬委員,自3月7日就診病人中出現陽性病例以來,始終堅守在一線,在“黃碼醫院”完成了4000余例非陽性患者救治工作。
侯冠森委員帶領博愛中醫院支援長春新區全員核酸采集工作。改造醫院透析室,接收轉為“紅碼”醫院透析患者820人。
吉大一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護士長藺紅靜委員,60余天吃住、工作在單位,既要穩定后方陣營,又要幫助前線同事分擔家庭責任,做好保障。
楊啟光委員作為市中醫院副院長,始終與醫護人員在方艙醫院工作,積極發揮中醫藥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特色優勢,深度參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帶領患者打太極拳、練八段錦,讓患者在艙內身心得到放松。
郇宇委員作為綠園區衛健局副局長,擔負全區疫情防控陽性病例轉運、痊愈患者接回、封控區管控區醫療保障等工作,做一名晝夜兼程的疫情防控“擺渡人”。
市兒童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延赤委員臨危受命擔任市第六醫院黨委書記,為醫院順利開診運行提供了“硬核”支持。
沖在一線、沖到“紅區”,何止醫療戰線的委員?
市政協委員張睿作為吉林正基律師事務所主任,積極成立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隊,通過微信群進行線上法律咨詢服務。安排未居家隔離律師聯系街道、社區成立志愿小分隊,開通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委員中唯一的社區主任陳宇虹始終堅守在社區、戰斗在一線,用自己嬌小之軀,擔起社區疫情防控大任。
金光柱委員所在的秀爾醫療美容中心醫院自3月9日開始陸續派出8名志愿者在會展街道、會展中心、蘇州社區進行核酸采集工作。
吉日木圖委員自3月10日開始,在中信社區協助醫護人員做核酸檢測,為居家隔離居民發送生活物資?!耙咔椴唤Y束,我就一直在防疫一線!”話語里彰顯著蒙古族漢子的豪邁。
朱立偉委員充分履行“一崗雙責”,為一汽豐田發動機長春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扎實推進起到領導作用。他按屬地防控要求,第一時間駐廠,與復工員工共同推進復產工作。
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秘書長劉嘉云委員第一時間報名下沉自強社區值守卡點,維護封控小區生活秩序,保護居民的健康安全。
九臺區政協副主席張松梅委員作為區核酸檢測專班副組長,在九臺暴發疫情伊始,就堅守在工作崗位,巡查核酸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先后與18家第三方機構建立聯系,為九臺大規模核酸檢測奠定了基礎。
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商務局局長周博委員緊密結合示范區實際,圍繞“進、儲、發”三個環節,從嚴從實抓好生活物資保供工作,開創了示范區獨有的生活物資保供模式。
吉林省旭禹國際對外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建禹委員參加了華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配合醫務人員完成核酸檢測工作,幫助居民運送保供物資,并參與小區巡邏管控。
鄭劍委員作為市建委工地疫情防控組第四組組長,3月16日開始連軸作戰,迅速摸排南關區、二道區建筑工地63個,針對工地和工人管理實施“兩步走”措施,切實提高了工人自身防護意識。
王文利委員下沉一線做核酸檢測工作,擔任嘉惠紅山郡、萬達城兩個核酸檢測點組長,并為會展中心建設方艙醫院提供有力支持。
王柏峰委員組織單位的司機負責思源基金會援助吉林物資的轉運及搬運工作。組織三鼎變壓器公司一手抓疫情、一手抓復工復產,確保產品按合同如期交付。
國泰君安證券長春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營業部總經理王可心委員切換線上服務模式,確保交易系統平穩運行,保障廣大投資者權益。
劉巧云委員擔任所住小區8棟三單元單元長,負責統計、領取、發放各種物資及試劑盒工作。
楊革委員積極組織做好國色天蓮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與近50名一線員工和老人一同吃住在園區,確保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儲備;啟動一級疫情防控管理,與政府有關部門及疾控中心密切配合,確保老人有突發狀況時有就醫通道。
孫德偉委員一邊組織單位職工按要求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一邊組織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展文藝創作,以“藝”抗疫。
王淼委員創作歌曲《抗疫志愿者之歌》,鼓舞民眾士氣。
齊井春委員組織嘉誠信息公司5名工程師參與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建設,組織工程師及施工隊伍70余人參與長春國際物流經濟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園方艙隔離點弱電信息化建設。
……
回首這段抗疫歲月,一次次逆行出征,一幕幕動人場景,一個個催淚瞬間,人民政協人的責任擔當在一線扛起,表率作用在一線發揮,自身形象在一線熠熠生輝,他們與全市人民合力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再危險、再苦的工作總要有人來做,多一個人出力,長春就多一份早日戰勝疫情的希望!”戰疫期間,一位政協委員道出大家共同的心聲。
暖流匯聚
愛心支援化解疫情冰霜
越是在疫情防控的艱難時刻,長春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委員越是與人民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越是挺身而出、戰斗在前,真正干出新樣子、展現新擔當,為打贏這場人民戰爭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截至4月20日,市政協委員以個人名義或組織所在單位捐贈了價值3250萬元的資金及防疫物資。有些委員充分發揮界別和團體優勢,帶動各方力量,捐贈了價值5000余萬元的防疫物資。
城市有難,傾囊相助?!白鳛橥辽灵L的本土企業,家鄉有難,義不容辭!”同為市政協委員的回春雁、回春偉姐弟,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其公司為抗疫一線人員贈送食品價值10萬元,向方艙醫院提供營養餐數萬份。工廠處于完全封閉狀態,但企業堅持加班加點生產,確保每日向社會各界供應食品10噸以上。
疫情期間,市政協委員林琦奔走在籌措抗疫物資的路上,聯系吉林省內和貴州、遼寧、河北、浙江等地愛心企業家募集款物,先后向抗疫定點醫院捐贈100萬元醫療檢測設備,向相關部門捐贈10萬元現金和價值超50萬元防寒服裝。
市政協委員姜鏹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抗疫物資。
香港委員黃偉鴻在長春急需試劑盒時,向長春捐贈進口抗原檢測試劑盒5000人份,并及時分配到急需的一線。
第十四屆香港委員集體出資22萬余元在廣東購買方便食品、飲品。
本屆與往屆澳門委員籌集捐贈價值20余萬元的1萬只(10箱)醫用N95口罩、10萬副(100箱)滅菌手套、40萬只(200箱)普通醫用口罩。
李光哲委員所在黨派和企業向長春中醫藥大學及附屬醫療單位捐贈抗疫物資價值802.7萬元。
市政協委員孫俊鵬聯系購買調撥防護服、口罩、隔離面屏等防疫物資,價值5.3萬元。
市政協委員潘玉梅積極協調企業,為九臺區捐贈4.5萬元抗疫物資。
市政協委員韓紅代表宇泰金銀珠寶有限公司捐款26萬元購置流動核酸檢測車,并為吉林大學和長春工程學院捐贈10萬元防護用品。
在東北師范大學工作的劉桂芝委員以學校知聯會副會長身份發起校內黨外知識分子捐款支援抗疫,一天時間募集資金5.6萬元。
宗教界委員積極響應長春抗疫,在釋正宗、張懷碩、梁曉影、肖奕星、龐喜峰、王放、洪濤等委員的廣泛動員下,積極捐款捐物。
市歸國女性人才協會會長、長春斯納歐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柴麗委員帶領公司員工和協會成員為吉林大學在校師生捐贈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免費向政府提供4000平方米存放抗疫物資場地,籌集抗疫款項11.72萬元、捐贈物資63.89萬元。
張海悅委員向雙陽區政府和長春市四所高校捐贈消毒液20噸,價值40萬元;
呂文發委員協調長春博瑞集團、長春新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向吉林農業大學捐贈抗疫物資20余萬元。
王爽委員疫情期間捐贈總價值30萬元的防疫特效藥。
張安玲委員捐贈總價值5.5萬元防疫物資。
喬海洋委員捐贈物資價值16萬元。
朱瑩委員募集100萬元資金,捐贈給市疫情防控指揮部。
王淼委員先后兩次組織捐款43萬余元。
齊井春委員組織嘉誠信息公司捐贈價值40萬元的抗疫物資。
眭春委員聯合兄弟企業向相關方艙醫院及一線抗疫工作人員累計捐贈具備抗炎修復功效的面部和手部護理產品50600盒,價值375萬余元。
楊宏君委員代表醫院捐款20萬元,組織員工捐款4.3萬元,個人捐款2萬元。
張濤委員捐贈價值10萬元的防疫物資。
毛紹慶委員捐贈價值30萬元的防疫物資。
王柏峰委員捐贈價值14萬元的防疫物資。
……
慷慨解囊,從不吝惜;凡人善舉,不斷匯聚正能量。張惠剛委員火速馳援吉林大學30噸梅河口大米,并捐款30萬元;張宏圖委員提供四家賓館,460余間住宿房間;港澳委員侯金州免費為所在社區提供50間住宿房間……
守望相助,情深似海。疫情期間,全市廣大政協委員在抗疫斗爭中堅守崗位、有力保障,緊扣抗疫大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決扛起特殊責任、特殊擔當,以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助力打贏這場大仗硬仗,共同守護家園。
建言獻策
攻堅克難凝結委員智慧
“建議人均間隔兩米以上做核酸檢測”“希望在方艙醫院設立透析治療點”“要對醫護人員及保潔輔助人員采取閉環管理”……在這場偉大的抗疫斗爭中,很多政協委員發揮各自優勢,認真履職、建言獻策,傳遞一線聲音,貢獻政協智慧。
疫情發生后,各級政協組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在抗疫一線“雙向發力”、認真履職,既當好抗疫一線的“勞動力”,更當社情民意“直通車”。他們發揮專業優勢,深入抗疫一線,運用網絡、電話、微信等途徑,認真收集基層反映問題和群眾呼聲,不斷優化防控策略,共提交提案18件,報送意見建議140余件,反映信息線索58條。這些社情民意多數被相關部門采納,變成實實在在的疫情防控措施。
市政協機關快編快報社情民意信息24篇,其中,市委信息處《決策參考》采用7篇,市政府《政務信息》??捎?篇,盡快解決透析患者特別是封控患者就醫需求、征用停課中小學校作為志愿者安置點、志愿者就近下沉社區、對未做核酸檢測人員“吉祥碼”賦“黃碼”等意見建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體現落實。
聽意見,凝智慧;保中心,促大局。在這些戰疫的日子里,政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一線,不僅了解關鍵時期基層之難、之需、之急,也深刻認識到只有和人民群眾面對面、心貼心,切實解決實際困難,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作為疫情防控的參與者、經歷者,政協機關干部、政協委員收集身邊各種聲音,主動為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建可行之言、管用之計、務實之策,向界別群眾及時傳遞各種疫情防控政策、信息,當好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紐帶。
“有什么困難、訴求和建議直接說,我是一名政協委員,可以把你們遇到的困難反映上去?!贝┥稀按蟀住狈雷o服,陳冬梅委員除承擔著組織核酸檢測、調度防疫物資的工作,還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撰寫提交了《關于對70歲以上老人進行上門核酸檢測的建議》。
殷天銘委員在籌措捐贈物資的同時,積極聯系醫學專家,研究分析防疫模式改進可行性,提出《關于調整新冠防疫模式的建議》。
王茹委員自3月12日作為第一梯隊志愿者來到長春新區硅谷街道富裕社區,結合工作心得,提交了《關于盡快停止志愿者跨區服務避免交叉感染的建議》《關于向志愿者等靠前抗疫人員發放中藥增加免疫力的建議》。
退役不褪色,老委員用心用情發出抗疫強音厚力。市政協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委員葛建民不忘履行老委員職責,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先后起草了《關于盡快解決透析患者特別是封控患者就醫需求的建議》《關于在方艙醫院設立透析治療點,為被隔離需透析病人做透析治療的建議》,這些建議分別被省民建和市政協采納。
李振輝委員提出核酸檢測排隊采用“之”字形排隊結構,既可保持安全防護距離,又可壓縮排隊長度,緩解群眾急躁情緒。
黎大兵委員建議“在吉祥碼上做一些統計并彈窗提示,出現彈窗后,吉祥碼為異?!?。此建議得到相關部門采納。
朱冬冬委員提交了《關于住院部醫護人員等閉環管理的建議》《當前疫情形勢下醫院住院病人,醫護人員及保潔輔助人員采用病房閉環管理的建議》《當前形勢下關于新冠病毒陽性患者的隔離收治方式的建議》,得到有關方面重視。
李光哲委員提交了《關于做好長春市疫情防控應對措施的建議》。
艾春明委員提交了《關于及時調整全員核酸檢測及相關工作的建議》。
李占海委員提交了《關于盡快打通長春市防疫物資綠色通道的建議》。圍繞保障防疫物資積極建言,提出開通線上渠道,暢通線下通道,多措并舉保證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劉桂芝委員提交了《關于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后快速啟動惠民工作的建議》《保障公共交通出行、實施學生專項關愛行動、出臺保障性住房優惠政策的建議》。
在廣大市民的積極參與下,市政協還提交了《關于發揮公共交通資源在抗疫中所起作用的建議》集體提案,提出發揮城市道路交通優勢為防控疫情提供有利條件。
……
獻良策,戰疫情。一條條合理化建議和提案,凝結著人民政協人的智慧,代表著百姓的聲音,為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貢獻著政協智慧。
此時此刻,長春已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讓我們深吸一口北國清新的空氣,眺望那安靜絕美的長春藍。這個春天,我們真實地戰斗過!
請記住他們的名字——人民政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