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漫步在位于“大別川百里生態畫廊”沿線的湖北羅田縣付家廟村,目之所及,有溪水潺潺,水清魚躍;有果樹青青,屋舍錯落;有雄鷹盤旋,遠山含黛。
“2010年嫁到這里時,工廠很少。這幾年廠子多了,我不僅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還能照顧老人小孩,生活越來越安穩?!痹谒诳诎兜膸酉?,廣西崇左市龍州縣邊貿加工業蓬勃發展,水口鎮的郭鳳娥走進工廠成了一名工人。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吃水不忘掘井人。我們絕不能忘記革命先烈,絕不能忘記老區人民,要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
“1936年10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一、二方面軍在這里勝利會師……會師部隊在將臺堡東側廣場舉行了規模盛大的聯歡會,歡慶長征的偉大勝利?!?/p>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木蘭溪曾經水患嚴重,20多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指揮推動木蘭溪流域治理,木蘭溪也成為了全國第一條全流域系統治理的河流。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廣大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不懈、久久為功,木蘭溪再次迎來綠色之變,昔日水患之河如今已成為造福人民的生態之河、發展之河。
產業集群能夠促進專業化分工和創新資源匯聚,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路徑。今年以來,我國加速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了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服務業規模日益壯大,質量效益大幅提升,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涌現,人民群眾幸福感持續增強,市場信心不斷提振。
能讓110個“全球第一”匯聚一地,“秘訣”何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奮斗的基點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不斷突破,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我國國情水情,他指出,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全黨要大力增強水憂患意識、水危機意識,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解決好水安全問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統籌推進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上有哪些做法?地方政府如何避免履行合同不及時、不到位引發民事糾紛……”江蘇省邳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述法專題會場上,4名鄉鎮和職能部門“一把手”接受質詢、測評?,F場作答不遮不掩,流程規范、形式明確。
面對多年罕見的能源緊張,2021年山西原煤產量再創新高,較上年增產1.3億噸。煤炭產量大幅增加,山西發展的含“綠”量有何變化?近日新華社記者在山西省部分產業園區進行探訪。
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辦好學前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在“公平普惠”的道路上闊步前進,穩步邁向“幼有所育”的目標。
康復是殘疾人最迫切的期望,是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的基礎,是殘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青海素有“中華水塔、亞洲水塔”美譽,堅守在這里的一線生態工作者們,跋山涉水、翻山越嶺,開展生態巡護,監測保護野生動物。在地廣人稀、高寒缺氧的三江源,他們“點成線、網成面”,守護萬物生靈,保護美麗家園。
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不信藍天喚不回。河北省制定實施大氣環境污染治理“1+18”系列政策和行動方案、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條措施,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剛性的約束,奮力治本攻堅。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柳州工業聲名鵲起,但生態環境惡化,被稱為“酸雨之都”。有切膚之痛的柳州,提出打造“21世紀現代山水工業城市”。559家“散亂污”企業全部完成整治,40家重點行業企業完成清潔化改造。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了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2021年10月,我國宣布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標志著國家公園重大制度創新落地生根。三江源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重要功能,是我國重要的淡水供給地。
有關數據顯示,梵凈山繁衍著7100多種野生植物和動物,是亞熱帶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棲息地,空氣中富含負氧離子,是“天然氧吧”。擁有良好生態的梵凈山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2018年7月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吳贊平是會澤新城婦聯項目點的社工,去年開始在安置區做群眾的融入發展工作。在剛過去的寒假,她和8名大學生志愿者為40多名搬遷家庭的孩子定制了“專屬課程”。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2021年以來按照就近、普惠原則建設養老服務中心,并同步組建“紅輝暖心”志愿服務隊,為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等愛心志愿服務。如今,在日照市嵐山區,60周歲以上的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暖胃更暖心的服務。
每年開春,正是咖啡采收忙碌的時期。近日,在云南省寧洱縣把邊江畔,咖農們采果、脫殼、晾曬,一派忙碌景象。這里的咖農緊抓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咖啡產業,收獲著一袋又一袋的“金豆豆”。
2022年,錨定高質量發展,制造業加快強筋壯骨,不斷鑄就發展引擎。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廣大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精神感召下,從偉大勝利中不斷汲取前行力量,在新起點上接續奮斗、建功立業。
這十年,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成就有多斐然?宏大的敘事,卻可以從數字不斷上漲的工資單、限制越來越少的負面清單、進口商品越來越多的貨架、越來越大的“朋友圈”、開啟頻率越來越低的空氣凈化器等諸多具象中找到答案。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只要14億多中國人民始終手拉著手一起向未來,只要95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始終與人民心連著心一起向未來,我們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
寧夏永寧縣閩寧鎮位于銀川市南端、賀蘭山東麓,全鎮共計6個行政村6.6萬人。這樣一個小鎮,20多年前與千里之外的福建結下不解之緣,因移民而建、因扶貧而興,如今已是中國減貧史上的地標,積累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可推廣、可復制的一系列寶貴經驗。
早在2012年,烏蘭察布市就針對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人數多、農村留守老人多、貧困老人多的現象,探索建設農村互助幸福院。經過10年發展,烏蘭察布市共建成農村牧區互助幸福院472處,入住老人4萬余人,有效解決了農村牧區有生活能力但無勞動能力的老年人集中養老問題。
無障礙設施建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近年來,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快速發展。而即將在北京召開的冬殘奧會不僅推動北京、張家口等舉辦地無障礙建設水平大幅提升,還影響帶動各地無障礙環境建設高質量發展。
以立春為起始,一句“一起向未來”的熱誠邀約,正在中國搭建的冬奧舞臺上變為現實;一場屬于全世界的體育盛會,已在“雙奧之城”北京華麗綻放。
從今日起,《經濟日報》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專欄和特別報道,報道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奮進精神和對美好未來的熱切期盼,進一步凝聚萬眾一心的偉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數據顯示,我國已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冰雪運動成為大眾生活新風尚。這也成為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民健康素質提升的最好注腳。
2月15日,中國小將蘇翊鳴在北京首鋼滑雪大跳臺一飛沖天,17歲的矯健身影映照在首鋼工業園已停用的大煙囪和冷卻塔上。冬奧健兒在曾經的鋼鐵廠上空競技,有外國運動員感嘆:這是最酷的賽場。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工作,謀劃、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14年前,憑借一屆夏季奧運會,北京這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都,在全世界的目光中獻上一場無與倫比的體育盛宴;14年后的今天,同樣是北京,冬奧之火熊熊燃燒,這片來自東方的沃土再次與奧林匹克深情相擁,讓世界為之矚目!
冬奧會尚未結束,但中國代表團本屆冬奧會金牌數和獎牌數均已創歷史新高。賽場上,運動員閃耀世界舞臺。